今日未上市股票即時行情一覽表
力晶科技 30 31 富田電機 210 244
采鈺科技 26 33 南山人壽 24 25
太電 10.5 12 必翔電能 2.5 議價
大銀微系 85 110 澤米科技 25 32
陽信商銀 9.1 9.4 國璽幹細 16 21
台中精機 13 17 永達保經 95 105
賽亞基因 5 10 昱鐳光電 20 28
潤雅生技 21 32 力智電子 87 96
慶云事業 28 38 三信商銀 10 13.7
星友科技 8 議價 視陽光學 62 68
天明製藥 22 32 中華海洋 36 45
新竹物流 32 38 中友百貨 7 11
光陽工業 49 62 崇光百貨 7.2 11
友嘉實業 30 43 金豐機器 議價 34
勝創科技 25 38 南美特科 22 28
致嘉科技 8 15 茂丞科技 議價 32
麥寮汽電 31 議價 華泰銀行 5 6.4
板信商銀 5.2 7 台糖公司 35 50
能元科技 29 38 台塑生醫 23 33
台灣糖業 35.2 50 佳勝科技 68 132
信東生技 25 39 台灣證交所 59 議價
民間投資 議價 26 映智科技 26 37
台灣電力 4.2 5.6 台北金融 議價 32
友上科技 議價 議價 廣閎科技 9 議價
華聯生技 5 12 協泰國際 議價 19
寶德能源 議價 議價 至鴻科技 議價 議價
光宇材料 27 37 宣捷幹細胞 議價 26
立景光電 48 68 華矽半導體 3 12
台灣龍盟 議價 勝華科技 0.6 1.5
善德生技 議價 33 台灣集保 50 議價
新光三越 28 50 民間電視 10 議價
國都汽車 37 議價 三立電視 90 議價

※紅色為近期熱門交易個股  以上為熱門查詢各股。若無列出您想查詢的公司,歡迎來電0922-020-315或line給我們喔(最快速 )或留言
*本報價為參考報價,實際報價以當日來電詢問為準/ 個人投資行為 / 非相關業務請勿來電,感謝您!
本站所轉貼資料均來自各網站媒體及公開資訊觀測站公開查詢資料,並為各該各網站媒體及公司註冊所有,若造成不便之處,敬請具名並附上聯絡方式Email通知網站管理員改善處理,謝謝!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如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若投資人以此為買賣依據,需自負盈虧之責。

  台塑跨入新能源材料、綠色光電、風力及太陽能發電材料、綠色環保材料等產業,「台塑鋰鐵智慧型啟動電池」為集團在綠能產業的一大進展,也是台塑跨足電動車產業的一塊重要拼圖。
  鋰鐵電池為電動車的主要關鍵組件,更是國際大廠急欲補足的最後一哩路。國內除了台塑,鴻海也積極投入,去年台塑集團九人小組委員王文潮率團親征歐洲,拜訪Benz、BMW等國際車廠,為MIT鋰鐵電池推向國際打響第一炮。
  投入鋰鐵電池研發應用的業者不在少數,台塑為首家大量生產,進度居領先,目前在王田規劃一座全自動化工廠,預計明年啟用。目前正極材料年產能達5,000公噸,新廠以封裝及拓展多元應用為主要重點。
  台塑汽車貨運公司董事長陳勝光表示,台塑傾集團之力發展鋰鐵電池事業,2008年投入氧化鋰鐵磷正極粉材研發,接著,2012 由台塑貨運公司成立動力電池組,在林口建立電池實驗室,開發磷酸鋰鐵及其應用。
  在整合集團10個部門的材料與技術之下,2013年,12V台塑鋰鐵智慧型啟動電池上市,年初再推出24V及48V鋰鐵電池模組,應用於汽車啟動電池,以及48V純電動車、風力及太陽能儲電系統及機器設備儲電系統。鋰鐵智慧型啟動電池主要由台宇汽車負責行銷。
  台塑的氧化鋰鐵磷正極粉材,以安全、高倍率放電、長壽及粉材品質一致性極高,受到市場青睞,獲得美國等多國專利。去年銷售超過1,000噸,較前一年成長1.22倍,預估2015年銷售量將隨著市場同步成長。
  目前投入正極粉材的業者有:中國天津斯特蘭、國軒高科、卓能、BYD、立凱、尚志、長園及台塑鋰鐵材料科技等,去年台灣四家廠商合計取得逾二成市占,台塑鋰鐵持續的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中。
  陳勝光強調,台塑鋰鐵智慧型啟動電池取得亞洲第一張國際級安全規範認證,讓MIT在國際揚眉吐氣。為進一步提升性能,台塑鋰鐵材料科技攜手台塑電解液(氟氯烴廠)及明志科技大學的綠能中心,提升改質鋰鐵電池芯材料的特性,使電芯克電容量密度提升10%以上,及降低電芯製造成本,符合超低溫(-50 ℃)使用,擴展應用領域。<摘錄經濟> 

 

相關個股※台塑鋰鐵材料科技※未上市股票諮詢 0922-020-315  陳小姐※

 

文章標籤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晶太陽能科技(6443)昨(9)日送件申請股票上市。證交所表示,今年度截至目前為止,共計有4家國內公司申請股票上市。證交所今(10)日將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將審議光聖(6442)申請股票上市案。
  元晶太陽能公司負責人廖國榮,目前公司實收資本額為31.53億元,主要產品為太陽能電池及模組,103年度稅前純益為1.5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56元。
  光聖公司負責人為CHEN,STEVE,公司實收資本額為6億元,主要產品為高頻連接器、光通訊產品,103年稅前純益3億元,EPS則為3.88元。<摘錄工商> 

 

相關個股※光紅建聖※未上市股票諮詢 0922-020-315  陳小姐※

 

文章標籤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烘焙原料供應大廠德麥(1264)昨(9)日以192元掛牌上櫃,終場大漲14.58%收220元,蜜月行情亮眼,成功取代F-鮮活成為食品股股王。法人推估,德麥今年擴大布局大陸及東南亞市場,有機會連續第三年賺超過一個股本。
  德麥是台灣最大的烘焙食品原料進口商,產品約有3,200項,提供給布列德、阿默等台灣大小烘焙業者加工使用,減少烘焙食品製作時間與新品開發時間,德麥產品在台灣覆蓋率達到90%。德麥總經理吳文欽在上櫃掛牌典禮後受訪表示,德麥今年會推出咖啡、利口酒、果露、義大利麵等幾百種新原料產品,跨入比台灣烘焙市場大5到10倍的餐飲市場,目前德麥在烘焙食品方面有和王品等公司合作,新產品推出後也有機會提供給原有客戶
  德麥去年買下百分之50中國芝蘭雅烘焙原料(無錫)的股權,進入大陸市場,目前中國已有46個據點,客戶約為7,000~8,000家,市占率約為7%左右,今年除了擴大客戶數目標外,也會持續加強重點客戶,提高產質。此外,該公司已砸下6,632萬元,增資子公司芝蘭雅烘焙原料(無錫),擴大大陸投資,增添營收動能,頗具中國概念色彩,內部推估,明年大陸營收將超越台灣。
  吳文欽說,除了大陸市場以外,德麥在香港、馬來西亞都有設立公司,在泰國也有跟當地夥伴合資,香港、馬來西亞的營業額大約有1億,今年預計會有兩位數的成長。法人預估,今年在擴大布局大陸及東南亞市場之下,德麥毛利率可望維持在35~36%,營收看增2成、挑戰40億元,EPS上看12元,有機會連續第三年賺到一個股本。
  德麥去年營收達34.83億元,年增71.48%,稅後淨利為3.19億元,每股盈餘11.42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約10.935元現金股利,配息率高達95.75%。德麥營收占比,台灣占20億,大陸占14億多。德麥今年1~2月營收6.34億元,年增21.35%。<摘錄工商> 

 

相關個股※德麥食品※未上市股票諮詢 0922-020-315  陳小姐※

 

文章標籤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