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時間週三,Amazon正式發表了新款的Kindle電子書閱讀器,比前一代更輕(240克),更小(比前一代小21%),翻頁速度比前一代快了 20%,內建記憶體比前一代大一倍(4GB),一樣是六吋E-Ink螢幕,最重要的是,Wi-Fi版的售價是139美元(比B&N Nook Wi-fi版便宜10美元),越來越逼近99美元的指標性關卡。

這場降價大戰大約是在一個月前,由Nook開始,售價降為149/199美元(Wi-fi/3G版),然後Amazon也把Kindle 2降為189美元,現在終於一款新的僅有Wi-fi功能的Kindle 3,將售價降到比Nook Wifi版還低的139美元。而在2007年第一代Kindle發表時,售價是399美元。

年初CES上,我們認為3D、平板和電子書閱讀器是今年科技產品三大趨勢。幾週後的iPad發表,確立了平板裝置在今年和未來的地位,連帶發表的iBooks / iBooks Store也讓所有的電子書閱讀器立刻面臨還沒上市就可能要被遺忘的窘境。

我自己用過iPad上的iBooks,也看過許多台電子書閱讀器,我認為單就閱讀經驗來說,E-Ink的螢幕讀起來的確比較舒服,而且重量較輕,不管是攜帶或是拿在手上都較輕鬆,電力也較好。

只是我從十二年前就開始習慣在電腦螢幕上長時間大量閱讀,所以只要螢幕夠大、解析度夠、亮度適中,採用LCD螢幕的iPad並不會降低我閱讀的興致。電力或是重量也不會是最關鍵的影響點。最重要的還是內容和價格。

其實現在大家都很清楚,單單賣電子書閱讀器是沒有太多搞頭的。雖然iPad毛利高,但硬體是只收一次錢的產品,複製iTunes Store、App Store的iBooks Store卻是會源源不絕供應金流的活水源頭。

於是就像賣印表機和賣刮鬍刀一樣,整個生意重點不再是賣第一個產品,而在於後面的耗材,電子書閱讀器不再會是高毛利的產品,但是背後的電子書依然會是廠商征戰的重點。

所以從Nook發起的整個電子書閱讀器降價大戰根本就不再是單一功能電子書閱讀器和iPad/平板裝置的戰役,而是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自己內部大戰,把市場 整理成幾家大廠(大概就是是Amazon、B&N還有Sony),硬體低毛利,靠著銷售電子書賺錢,只要電子書閱讀器廠商背後有自己的電子書商城,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先行放棄電子書閱讀器這塊市場。

而只要價格夠低,單一功能的電子書閱讀器還是可以吸引只想要看書的使用者,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想要複雜的多功能或是安裝軟體或是上網,能夠好好看書就是那群使用者最在意的事情。

Kindle內容的副總裁Russ Grandinetti就說,他認為最新款的Kindle對於學生會很有吸引力,尤其是主修英語和歷史,會需要閱讀大量純文字內容的學生。

這樣一來,就很清楚電子書閱讀器降價是不得不的作法,也不算是垂死掙扎,而是一個越來越成熟產業必經的過程。而除非未來Android平板裝置價格真的會降到150美元左右,不然我們應該還是會繼續看到這幾家大廠的電子書閱讀器推出新產品。

至於還在做電子書閱讀器夢的硬體廠商,就別再夢了,快醒醒吧。

**********
作者:楊士範,又名馬力歐/Mario。

曾任職CNET Taiwan執行主編五年,主要負責手機、GPS、網路應用以及軟體等產品的報導和測試。是個球迷、樂迷、影迷和小說迷。因為過於迷戀馬修史卡德而不知不覺似乎有往酒鬼邁進的傾向。現職咖啡店店長,自詡西式點心小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小姐 的頭像
    陳小姐

    642未上市-專業的未上市財經好站-0922020315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