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都選舉即將來臨,與地方派系糾葛的基層金融,常被視為選舉重要樁腳,這樣複雜的地方政治與派系勢力,也讓多數農漁會信用部可以順利「復活」。
為整頓經營不善的基層金融及銀行,政府在90年成立RTC,首波展開的整頓行動,就是將36家經營出問題的農漁會信用部趕出市場,由八家公股行庫概括承受。
根據RTC資料,當初共投入近500億元整頓這36家銀行,但到目前為止,這36家中已有25家「復活」,重新設立信用部,經營業務。
剩下的11家,除無意重設信用部的金門縣農會、及曾被駁回的台北市松山區農會外,其餘九家農漁會,後續將陸續提出「復活」申請。財金官員私下預測,以這種速度,明年RTC解散時,很可能大部分信用部都已復活了。
農金主管機關基於提供當地農民金融服務等考量,同意核准,以位於都會區的台北市松山區農會為例,因松山區的金融機構家數多達110家分行,密度太高,農金單位未同意重設。
農金官員強調,同意重設信用部後會加強監理。
跟一般銀行相比,農漁會信用部的體質相對弱,8月底止銀行逾放已降至0.82%,但農漁會信用部的逾放比仍有4.76%,尤其高雄地區仍高達8.37%。
農漁會信用部要在過度飽和的市場競爭,壓力不小,25家重設信用部的農漁會信用部中,已有信用部經營出現虧損。
財金單位緊盯RTC退場後,剩餘207億元的農金體系經費的使用,財金官員表示,必須確保這筆經費用於處理問題農漁會信用部,不能用作他途,以確保農金體系的穩定,避免波及整體金融體系的安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