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景氣復甦不同調反映在房市上!根據彭博社周五報導,受到企業因景氣回升擴大業務而增加辦公面積,導致上季美國商辦空屋率降至兩年低點。不過在此同時,由於就業前景仍然不明,民眾消費意願持續低落,反讓購物中心空屋率出現1年來首次上升。
紐約房地產諮詢服務公司Cushman & Wakefield指出,美國第二季商辦平均空屋率從第1季的14.6%下滑至13.9%,為2009年中期以來最低,當時空屋率為13.7%。
Cushman美國研究部門負責人席柯拉(Maria Sicola)指出,「這反映市場需求出現增加。」
根據民間就業服務機構ADP資料顯示,美國企業上月增聘員工數目為預估兩倍,有助於推升商辦需求增加。加上美國在經濟衰退期間,辦公大樓建案銳減,使得Cushman追蹤的都會區,第2季有高達71%出現空屋率減少。
Cushman表示,今年來約有4,180萬平方英尺的商辦租賃合約已經簽訂,締造13年來最強勁的上半年紀錄。至於第2季也有2,360萬平方英尺已經租出去,創下2006年第3季以來最高紀錄。
不過零售業房地產的反彈則是落後商辦,根據另一家房地產仲介公司Reis的資料顯示,上季美國購物中心空屋率出現1年來首次上升。
Reis表示,上季美國購物中心空屋率從第1季的10.9%升高至11%,至於地區與超級大型購物商場的空屋率也攀升至9.3%,創下Reis自2000年開始調查以來最高。
這得歸因於美國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以及線上零售競爭激烈,迫使零售業者相繼縮減使用面積與關店。自美國在2008與2009年期間陷入衰退迄今,已有超過12家的全國性零售廠商宣佈破產。
Reis經濟學家沙法諾表示,這與他們過去多年看法一致,就是零售業將是衰退效應當中,最後復甦的部門。他還預期,需求續疲與下半年陸續將有建案完成,購物中心空屋率今年稍後恐將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