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訊.COM) 2011-09-27 12:05
9月26日,在多個網絡論壇上,山東標金投資有限公司投資人發起的討論群“炸開了鍋”。紛紛表示,自己被爆倉。短短一天,“炮轟”的人數接近千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9月27日消息,9月23日,山東標金投資公司交易系統以維護設備為由停盤,恰逢當天全球黃金白銀分別創近年最大單日跌幅5.8%與17.8%,導致持多單的多數客戶無法正常平倉或對沖,出現集體性爆倉而所有保證金損失一空。
而標金投資公司人士當天稱:“客戶頭寸強制平倉完全是按照合同規定進行,早在9月19日公司就已貼出9月23日系統升級公告,這其實是暗示投資者在系統升級前盡可能多地平倉離場,但直到上周四只有少數投資者全部平掉倉位,多數客戶仍然選擇持倉待漲,才有如此大面積的被爆倉。”
交涉無果之下,有數十位投資人於當天向煙臺警方報案。
在多家知名網站論壇上云集著近千位“被強行爆倉者”,保證金損失少的近萬元,多的達到數十萬。
部分被爆倉者更懷疑,標金可能是借助系統升級期間與客戶倉單做對手盤交易,賺取高額利潤。
一位“被爆倉”者表示,“上周五系統升級當天,有客戶登陸到交易系統時,竟然能看到交易正在進行,還有很多交易量出現。如果不是公司內部的人,誰有這本事暗箱操作做這種內部交易套利?”
但標金公司的客服人員26日否認了這一說法:“所謂的內部交易,主要是上周五早上公司系統升級時需要打開部分操作系統進行測試,其間的確存在少數投資者進入軟件交易系統下單,但公司很快把這些下單當成廢單處理了。”
這位人士表示,客戶周五從交易軟件看到的成交量,是虛的,并不真實。“因為交易軟件的黃金白銀走勢圖是按照國際價格波動,成交量部分也會顯示國際市場的部分成交量。”
投資人張小姐不相信這一解釋。“即使存在少量交易混入測盤期間,我們也不至於血本無歸。”在她看來,按照標金公司的協議條款規定,投資者即使全部被爆倉,應該還能剩下33%交易本金,不至於交易本金損失殆盡。
在一份開戶協議書第25條顯示,當投資者持單風險率上升至300%時,標金公司有權對出資人持單一次性全部平單或部分平單。所謂持單風險率的計算方式,是指(已占用訂金÷客戶權益)×100%。如此測算,即使標金在9月23日金銀價格大跌時把客戶所有頭寸強行平倉,也能留下33%投資本金。
一位匿名受害者表示,“但我們被爆倉的人當中,在持單風險率高達400%-500%時才被平倉的投資人多的是。更離奇的是,投資人并非在同一時間點被強行爆倉,有些是上周六凌晨1點,有些是3-4點,但大家發現被平倉的成交價格卻是當天歐美交易時段黃金白銀價格走勢最低的區間,導致投資人受傷更重。”
對此,標金的客服人員解釋稱,何時被平倉,不是標金能夠控制的。當他們上周六凌晨完成系統升級后,忽然發現9月23日國際黃金白銀價格大幅下跌已導致交易系統一下子涌出大量風險率遠遠超過300%的倉單,“一時間很難處理完畢,只能按照持單風險率由高到低陸續強行平倉。”
但投資者們提出另一個問題:由於9月23日歐美交易時段黃金白銀價格持續暴跌,原先可能持單風險率偏低的倉單最終也會變成高風險率倉單,可能放大投資者的損失。
投資者最不滿意的是,如果按照持單風險率大於300%就強制平倉,我們還該有33%的本金,但現在連本金全沒了還欠一屁股債,這是誰的責任?算不算標金公司違約?
然而,僅從條款而言,標金公司似乎立於不敗之地。上述開戶協議書規定,只要滿足投資者持單風險率上升至300%,標金公司有權對貴金屬電子盤交易者的持單進行一次性全部平單或部分平單,且如果由於行情等原因來不及通知交易者時,標金不承擔責任。
一位投資方面的專業律師表示,“這就等於標金被允許在不通知客戶的情況下,根據行情變化自由選擇強行平倉的時機,未必需要承擔相應損失責任。但這看起來也是按照合同條款執行強制平倉義務。”
交涉無果,一部分投資人轉向煙臺銀行投訴,因為煙臺銀行金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標金公司的全資控股方,但得到的回復是:“(關於標金公司的投訴)沒有接到上頭的通知,目前只接收銀行業務相關的投訴。”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煙臺銀行金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收購山東標金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的相關轉讓手續已經完成。這筆收購能夠填補煙臺銀行在貴金屬投資領域的經營空白,使之跨入全國商業銀行同領域的前列。
此前,國家六部委聯合出臺的《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規定,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開展人民幣報價的黃金衍生品交易,并規範黃金市場參與者行為。
“所以金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收購,讓它的貴金屬電子交易業務能夠傍上銀行背景,操作更顯陽光化。”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但在收購過程中,原標金公司的管理層、員工隊伍及對外政策基本不變,“原先怎么操盤的,現在還是那套操作模式”。
但在“陽光化運作”下,某些神秘的交易規則似乎仍然存在。
“因為這是一家貴金屬電子交易運營商的最大利潤源。”一家國內某貴金屬交易所做市商透露,通常貴金屬電子交易運營商都會找特定的投資公司進行對沖交易,比如在國內交易時段會找國內投資公司通過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進行對沖交易,而非國內交易時段則可以通過境外投資公司把倉單拿到香港等地對沖交易。
據一些投資者反映,目前標金公司規定交易者能以5倍杠桿參與投資黃金白銀遠期電子盤交易,而其特定投資公司參與凈頭寸對沖交易的杠桿則遠高於5倍。
“這些投資公司和貴金屬電子交易運營商多多少少存在利益關係,因為有些交易規則是前者提供給后者的。”這位做市商表示,如標金公司的白銀遠期交易要收取單手3元的點差收費,即一個投資者是在8000點買進白銀期貨待漲,如果他在不盈不虧的情況下,以8000點拋出白銀期貨,實際他的賣出價是在7994點(1點等於1元),實際他在下單時已先虧6元/手。
“這筆6元點差的虧損,就是特定投資公司的利潤源之一。”這位做市商分析,因為同樣在8000點將上述投資者的頭寸拿到其他交易所做對沖交易,特定投資公司的實際買賣成本只有7994元/手,如此有利於投資公司以更低價格把對沖倉單交易出去,賺取無風險的價差,遇到像9月23日黃金白銀價格暴跌時,還可以趁機做對手盤套利賺取更大盈利。
而標金的客服人員稱,在9月23日全球黃金白銀暴跌當天,標金公司并沒有從中賺錢,公司只是把客戶凈頭寸拿給特定投資機構做對沖交易(和客戶操作方向相同),沒有參與對賭交易,“如果我們要和客戶做對賭盤,就應該把強行平倉盤都放在9月26日,周一亞洲開盤時段黃金白銀價格仍在下跌,那樣參與對賭的收益豈不是更高?”
在爭執無果之下,張小姐等部分投資者已就此事向煙臺警方報案。
此外,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被強行平倉者”已計劃組織聯名申訴狀,向當地銀監局等金融監管部門投訴。也有一些論壇在組織投資人赴山東與標金公司談判,要求后者至少補償33%的交易本金。
(田秀麗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