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生物醫學)+ICT(資通訊)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顆金鑽!台 達電、佳世達、環瑞醫、明達醫學、鐿鈦、長庚醫學等布局逐步收割 ,陸續進軍歐美、東南亞市場;此外,醫百搶進日本、晉弘進駐大陸 也傳出佳音。
IEK生活與生醫研究組副組長張慈映認為,Bio+ICT結合大數據的 相關服務模式,是未來10年生醫產業成長趨動力,具高技術門檻、高 齡化醫材和高成長的三高醫材族群將是大贏家,不少廠商已開始進攻 海外市場,貢獻業績。
初步統計,由環瑞醫結盟台達電等科技電子業開發高階X光機,主 打Swissray品牌明年起火力全開,將行銷全球,該合作案也成為生技 和電子業策略聯盟的開路先鋒。
佳世達的平板式觸控診斷超音波出貨順暢,而長庚集團旗下的長庚 醫學開發的可攜式超音波也開始商轉;聲博也從原本開發的超音波探 頭延伸至整機。
已是高獲利族群的鐿鈦,今年受惠iPhone 6檢測設備廠訂單集中出 貨,與嬌生合作開發的微波微創手術器械出貨也維持成長,前三季交 出EPS 6.17元佳績,法人預估,全年EPS有衝關8元新高實力。
而明達醫開發眼科OCT(斷層掃描)則已前進東南亞市場,該公司 開發的「免散瞳眼底照相機」,更是第一台由我國人自行研發、生產 、銷售的高解析度醫療專用級眼底照相機,今年也獲生醫選秀獎。
另外,由宣明智與交天使基金成立的晉弘,開發的眼底鏡,在大陸 可望與小林眼鏡結合,拓展營運。
至於醫百,開發的手術影像導引系統,鎖定植牙市場,目前是採取 儀器搭配軟體方式進軍日本。
環瑞醫總經理李典忠指出,醫材開發五大關鍵為光、機、電、熱、 軟(體),台灣具備這五項供應鏈。環瑞在2011年6月收購瑞士Swis sray公司後,經過營運調整,目前已將研發中心從瑞士拉回台灣,但 組裝仍在瑞士及美國,以維持品牌價值。
李典忠表示,環瑞未來開發的系列X光機和醫療影像,在電源供應 器及鏡頭部分也優先當地化,除與台達電在電源供應器合作,另外微 創手術顯示鏡頭不排除跟國內最大鏡頭廠合作,聯手打進國際市場。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