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保財務吃緊,繼骨鬆藥之後,限縮之手也伸向兒童住院給付。

健保局擬明年將兒童住院納入DRG(住院診斷關聯群),即採定額方式給付,引起兒科醫界反彈,擔心因此迫使醫院選擇容易治療的病患,需要複雜治療的兒童可能成為醫院間的人球。

醫界人士認為,國內生育率已經很低,在政府宣導國人多多生育的同時,兒童醫療給付卻設下更多的限制,健保窮也不能窮孩子。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表示,兒童的抵抗力弱,醫療花費較一般成人高,經試算結果,兒科實施DRG後整體醫療總額明顯減少,疾病較複雜的兒童是受害最大的族群。

台灣醫學中心協會秘書長陳瑞英指出,DRG會限制並影響醫院用藥及手術耗材,甚至不收重症孩子,醫界原希望六歲以下兒童住院採實報實銷,但健保局不接受,後來醫界退到二歲以下,健保局仍不願接受。

根據健保局九十七年資料,當年約有一萬五千四百位零到四歲兒童到醫院就醫,門、住診花費平均每人為八千元,換句話說,零到四歲兒童一年共花了健保一.二億,僅佔健保總醫療支出四千多億裡的一小部分。

後來醫界再次退讓,希望有先天性疾病兒童不要納入DRG,但健保局僅同意這些孩子遇到有DRG的住院項目時,超過上限部分可一百%給付,不用打八折。

醫界直言,治療一個「無肛症」的孩子大約要花上四十萬,其中許多項目未列入DRG給付,DRG僅給付二十多萬,即便超過上限一百%給付,仍無法彌補定額給付部分的大額虧損。

日前健保局及醫界召開醫療費用協議會議,雙方僵持不下,最後採兩案併陳送衛生署,由署長裁定。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DRG才開始上路一年,支付費用還沒有校正,自費及差額給付問題也都還沒解決,為何健保局急著要對兒科實施DRG?

國外對兒童福利只有與日俱增,且孩子生病了,哪對父母不是努力去籌錢?唯獨健保局拿著計算機跟孩子計較醫療費用。

健保局︰目前兒科醫療支付已較成人優惠

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表示,實施DRG的目的是要讓醫院減少不應做的檢查及開藥,讓病患早日康復出院,如果醫院做得好,反而可以省下醫療費用。再者,目前對於兒科診察,健保亦有加成給付,醫療支付已經較成人更優惠,醫界不應將DRG視為毒蛇猛獸,抗拒可提升醫療品質的新制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