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5日公布,新版「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今年世界經濟成長率3.3%,2012年可望達到3.6%。報告指出,全球經濟仍在復甦階段,各國復甦情況不均衡,今後兩年領頭成長的仍將是中國、印度、巴西等大型開發中國家。
報告說,已開發世界大多為成長牛步和高失業率所困,而為了因應公共債務,這些國家財政緊縮,影響短期內的經濟增長。以目前的成長率研判,已開發世界的就業要恢復衰退前的水平,至少還要5年。
相形之下,開發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對「後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發展則有突出貢獻,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型新興經濟體將領先復甦。
報告顯示,日本的地震、海嘯、核災三合一危機動搖世界金融市場,並擾亂全球重要供給鏈。西亞和北非的動盪則進一步推高油價。國際糧食和其他主要商品價格也大幅上升,但這些因素尚未構成製造衰退的系統性風險。
報告警告,全球經濟復甦仍屬脆弱,如果已開發國家不能妥善處理公共債務和金融體系的問題,而引發政策緊縮、全球商品價格續飆、全球經濟失衡,造成匯率劇烈波動並擴大美元風險,全球經濟復甦將受阻礙。
報告預測中國今年成長率9.1%,美國今年和明年分別為2.6%和2.8%、2012年平均失業率將降至8.2%。日本今年成長率下修到只有0.7%,明年可望達到2.8%。歐元區今年和明年預測成長1.6%。非洲今年預測成長3.6%,明年5.4%。
報告說,中、巴、印等國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壓力,包括通膨、房市泡沫化、貨幣升值壓力、熱錢流入等等,因此成長不無減緩的風險,但這些國家一般外債水平較低,財政狀況良好,外匯處於歷史最高水平,因此這些經濟體不會出現拉美和東南亞經歷的衰退,經濟可望保持高速成長。
【2011/05/27 聯合報】